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《生命解說》大衛・霍金斯博士能量等級700 1000開悟 #news #大熱門 #思維大全 #大熱門 #思維大全 #情感 #情感 #湧出力量 #...

圖片
   《生命》大衛・霍金斯博士能量等級 700-1000 開悟 大衛・霍金斯博士在其《力量  vs.  真理》( Power vs. Force )等著作中,將 能量等級  700–1000 描述為人類意識進化的最高境界,也即是 ** 開悟( Enlightenment ) ** 的領域。 以下是這一區間的簡要解析: 🔺 能量  700–1000 :開悟的境界:特徵說明 特徵 說明 意識狀態 完全覺醒,處於非二元、超越時空的意識中。對萬事萬物的實相有直接體悟。 情緒特質 寧靜無為、無條件的愛、徹底的慈悲、超脫。無自我中心的慾望或恐懼。 生活狀態 往往選擇隱居、深度禪修,或極簡生活;有些則成為全球性的精神導師。 代表人物 佛陀、耶穌、克里希那、老子、拉瑪那・馬哈希等歷史上的開悟大師。 語言特性 超越語言。即使說話,也極簡、富有穿透力。常以沈默或象徵引導。 能量感受 接觸這些人的氣場,會自然產生敬畏、安定、甚至淚流滿面等淨化反應。 🔺 三位代表人物的簡要介紹: 佛陀(釋迦牟尼) 公元前 6 世紀印度王子,覺悟後成為佛教創始人,主張四聖諦與八正道,引導眾生脫離苦海,達至涅槃之境。 耶穌( Jesus Christ ) 公元 1 世紀的猶太教師與先知,基督教核心人物,傳揚愛與寬恕,為人類犧牲,被信徒視為救世主與神之子。 老子(李耳) 春秋時期道家始祖,《道德經》作者,提倡「道法自然」、「無為而治」,對東方哲學與修行思想深具影響。 🌟 子區間劃分(霍金斯未分級,但可參照) 能量層級 狀態或特質 700–799 領悟「空性」與「我非我」的智慧,仍可能維持日常活動與少量言說。 800–899 心靈徹底內歛,常沈默或完全止語。只有極少數人能接近。 900–999 處於純粹存在狀態,難以用人類語言描述。只剩能量的顫動與臨在。 1000 完全與宇宙合一,無個體意識殘留。屬於宇宙之本體。霍金斯認為人類歷史上極罕見。 📘 霍金斯的詮釋 「這是所有真理的源頭。這是一切『有』之所在。這是一切信仰系統最終的交會處,語言止息處,思想也停止的地方。」 📘 對學習者的啟發極為深遠: 🌟 1.  轉向內在而非外求 這個層級強調內在覺醒與自性實現,不再執著於知識的累積,而是追尋 存在的本質與真理 。學習者將明白,真正的智慧是 ...

知達第六階|能量提昇階(Vibrational Mastery)搭配使用「高頻日誌」、「呼吸練習追蹤表」與「情緒能量地圖」

圖片
  《知達解說》知達第六階|能量提昇階(Vibrational Mastery)搭配使用「高頻日誌」、「呼吸練習追蹤表」與「情緒能量地圖」 在這一階段,我們進入 振動頻率的掌握與能量狀態的全面提升 。 透過持續21天的高頻養成計畫,結合三大工具: 📝  高頻日誌 覺察每日能量品質與轉化歷程,將感受寫進意識深處。 🌬️  呼吸練習追蹤表 養成規律的深呼吸與能量平衡練習,啟動身心靈的穩定流動。 🎨  情緒能量地圖 精準定位內在情緒能量,學會從低頻轉向高頻,提升自我振動。 這是一段將 感知覺察轉化為穩定習慣 的旅程,透過每日練習與紀錄, 體現高頻生命狀態的你 ,讓能量成為你人生的根本支撐力。   以下是三大工具:「高頻日誌」、「呼吸練習追蹤表」、「情緒能量地圖」的 使用操作說明 ,可應用於課程手冊、學習指引、工具包說明頁,幫助學員有效展開21天能量提昇練習。 🌟 三大高頻工具使用操作說明 搭配「能量提昇階(Vibrational Mastery)」練習,啟動日常能量校準 📝 1|高頻日誌 High-Frequency Journal 目的 :每日聚焦覺察與轉化,建立高頻思維與感受習慣。 使用方式 : ·          每日早上/睡前書寫,建議固定時間進行。 ·          可包含以下欄目: o     🌞 今日感恩3件事 o     ✨ 我今天選擇的頻率(如:喜悅、平靜、信任) o     🌿 今日能量事件覺察(發生了什麼?我的反應是什麼?) o     🔁 轉化練習(如果出現低頻情緒,如何轉化?) o     💎 自我肯定語(我想提醒自己什麼?) 目標 :持續書寫21天,建立穩定的高頻內在迴路。 以下是你所需的表格格式,搭配「能量提昇階(Vibrational Mastery)」練習,用來啟動日常能量校準: 📝  1 |高頻日誌 High-Frequency Journal 時間點 我的感受 發生的事件/情境 我的選擇(回應方式) 我如何提昇頻率? 當下的體會/轉化 早上 下午 晚上 這個表格能幫助你更有意識地: 覺察當下感受與能量狀態 釐清觸發點與事件 選擇有意識的回應方式 採取具體的提頻行動(如呼吸、感恩、音樂、運動等) 從經驗中學習與轉化   🌬️ 2|呼吸練習追蹤表 Breath Practice Tracker 目的 :透過呼吸...

《生命解說》大衛・霍金斯博士能量等級 30「內疚」Guilt

《生命解說》大衛・霍金斯博士能量等級 30「內疚」(Guilt) 《生命解說》 大衛・霍金斯博士 能量等級 30:「內疚」(Guilt) 🌀 主頻率:極度自我否定與懲罰傾向 核心情緒: 內疚、自責、羞辱、痛悔 內在語言: 「我不應該存在」 「一切都是我的錯」 「我不值得原諒」 行為表現: 自我傷害、退縮、懲罰自己 常伴隨羞愧與自我否定 對快樂或成功有罪惡感 無法放下過去錯誤與創傷 心靈狀態: 容易吸引有操控傾向的人或宗教教條的束縛 覺得痛苦是一種「應得的代價」 難以原諒自己,也難以接納他人的寬恕 🔍 生活中的「內疚」實例解析 1. 家庭關係中 例子: 一位母親因過去在孩子小時候工作繁忙、忽略陪伴,而長期自責,總覺得「自己不是個好媽媽」。即使孩子已長大,且表示理解,她仍難以放下愧疚,經常過度補償、過度焦慮,導致親子關係壓力增加。 👉 解析: 「內疚」讓人停留在過去,無法活在當下,且容易將補償與懲罰機制投射到他人身上,造成關係扭曲。 2. 職場表現中 例子: 一位員工因一個小失誤導致專案延誤,雖然團隊並未責怪他,他卻內疚不已,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,工作效率下降,甚至主動放棄升遷機會。 👉 解析: 這類人往往會用「我不值得被信任」的信念,壓抑自我發展,進而自我設限與停滯。 3. 人際互動中 例子: 有人在人際衝突中即使不是主要責任方,也會立刻說「對不起都是我的錯」,習慣性扮演「和事佬」角色,壓抑情緒、忽略自身感受。 👉 解析: 「內疚者」往往將他人情緒責任扛在自己身上,長期壓抑會形成身心疾患或關係失衡。 4. 自我內在對話中 例子: 一個人回想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行為,例如頂撞父母、傷害朋友,即使已經過多年,仍不斷自責、內心反覆譴責自己。 👉 解析: 這種內化的懲罰機制會不斷重播過去錯誤,加深羞愧感,形成負面循環,難以自我療癒。 5. 宗教或信仰中的表現 例子: 有些人在宗教修行中過度強調「罪」、「贖罪」,將信仰當作懲罰與自我否定的工具,陷入不健康的精神苦行。 👉 解析: 真正的信仰應該帶來轉化與愛,而非加重內疚與自責。 身體與健康反應: 長期內疚會影響免疫系統,導致身體虛弱 易患慢性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 身體姿態常呈現收縮、低頭、內縮 🌱 轉化的關鍵提醒: 放下對過去的執著,是一種真正的成熟。 你不需要透過懲罰自己來證明你有悔意。 寬恕自己...